九萬現居上海,從事鋼琴教學工作,曾旅居紐約十年。

任何合作邀約,或有關鋼琴、上海&紐約生活的問題都歡迎來信 :)

joannetchen@gmail.com

目前分類:說音樂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說到台灣的1990,我會想起張惠妹的《聽海》、《Bad Boy》、《姐妹》 … 。我記得那時CD還不流行,如果想要重複聽一首特定的歌曲,總得按下rewind、內心數著1, 2, 3, 4, 5 … 再按下pause,完美倒回要replay的那首曲子。雖然自己已經很久沒上KTV了,但深知一旦走進去,必點的還是這幾首。

而在我爸媽年輕的時候大概就是校園民歌或是美國經典西洋老歌了: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和《陽光與小雨》、由三毛寫詞齊豫演唱的《橄欖樹》、王夢麟的《阿美阿美》和《木棉道》 ... 當然還有Bee Gees、披頭四和木匠兄妹的歌啊!雖然這些曲子在流行時都離我出生還有段時間,但不知道為什麼我也是朗朗上口。

然後我想著,更早以前流行的又是什麼呢?我想起了某個午後,阿嬤家的音響流瀉出日本民歌,還有那一首《夜上海》,是周璇演唱的。當時感覺耳熟,卻已經忘了自己第一次聽見這首歌是什麼時候了,好像是在有李連杰的《神鬼傳奇3》裏吧?女主角的哥哥在上海開了舞廳,那個場景描繪出了上海當時的絕代風華,而站在舞台上演唱的女伶所唱的歌曲好像就是《夜上海》。

《夜上海》一曲則來自由香港華星影片公司在1947年所上映的一部電影《長相思》(又名:燕燕于飛)。周璇在電影裡唱紅了夜上海,也讓此曲成為時至今日仍膾炙人口的歌曲。《長相思》將時空拉回八年抗戰時期因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成了歐洲難民庇護所的上海,這段歷史也連帶影響了上海當時的音樂文化,而《夜上海》所飄散的濃厚爵士風情便是上海深深受到歐美風氣薰陶的最佳佐證。

文章標籤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在兩年多前,被以前的術科導師找回母校和音樂班的學弟妹喇賽之後所寫下的一些想法。人的想法一直在變嘛~稍微整理修改了一下,符合一下時代(笑)


多看書,多讀書,不要為了考試而唸書。

文章標籤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雖然聖誕節並非台灣的傳統節慶,但我總記得小小的我和爸爸媽媽在客廳裡搭起小小的聖誕樹並掛上五花八門的裝飾、在紙條上歪歪曲曲地寫下想要的禮物清單塞在聖誕襪裡, 然後興奮的期待聖誕節當天早上拆禮物的時刻。後來總感覺聖誕節的氣氛商業了,街上到處充斥著販賣『交換禮物』商品的字樣,尤其在台灣有好多餐廳陸續推出聖誕節情人套餐的促銷,甚至還有夜店舉辦聖誕節單身派對,讓獨身男女在節日前夕找到一個伴共度佳節,弄得好像另一個情人節一樣。

可是,先撇開聖誕節是在1600多年前就被西方基督教會所設立的宗教節日不談,這個節日在其發源地歐美國家其實是屬於家人和朋友的節日,就像我們的農曆新年一樣,因此美國的學校都會在十二月中左右就結束期末考,開始放三星期到一個月的寒假,讓散落在各地的學生可以回家過節、見見家人還有老朋友。
2009年在加州與挪威及美國家庭一起過聖誕

文章標籤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ns Zimmer, John Williams, Alfred Newman, Alex North ... 這些經常出現在好萊塢電影螢幕上的名字對一般觀眾來說應該是既陌生又熟悉。他們不是演員也不是導演,可是他們的角色舉足輕重,他們是電影配樂作曲家。
 

Hans Zimmer和他的工作室
 
文章標籤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能是因為自己小學和國中都在台灣念以古典音樂為教學主軸的音樂班,所以除了將學校塞給我的照單全收之外,另外聽的大概就是電台和電視總是在強打著的華語流行音樂排行榜前10名了。因此也可以說,那時的我對於吸收音樂這件事可說是被動的、所聽的東西是被別人篩選過的,即使有自己去找別的音樂來聽也都是相似類型的。後來古典音樂成為了我(熱愛)的專業,獨處時反而變得什麼音樂都不想聽(大概就像大家下班後不想碰工作的事情一樣,)寧可坐在一片安靜裡。雖然這沒有什麼絕對的不好,可能對於許多人來說也算是件正常的事情,但自己總覺有哪裏不對勁,好像心靈在某種程度上被封閉了起來一樣,已經到了不得不做些「什麼」的地步了。也許這有可能是職業病的關係,怎樣就是覺得不舒服。於是,我許下了「接下來一定要好好花時間聽音樂」的願望,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自己每次聽到沒聽過的音樂便會不自覺的停下手邊的一切,或打斷別人的滔滔不絕:

「嘿!妳現在在放的這首曲子是什麼?」

「等一下再跟我說話好不好?我正在聽這首曲子。」

文章標籤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聯合新聞網登出了一段專訪,是女神陳綺貞。(新聞原稿:http://tinyurl.com/k2262h3

而在我心裡有張榜樣單,剛在小巨蛋開完四場演唱會的陳綺貞則一直都在上頭。

陳綺貞算是台灣創作型歌手的先驅,她的作品像是「還是會寂寞」、「旅行的意義」、「太聰明」 ... 等等都堪稱雋永。新專輯我還沒有細細的聽過,但「流浪者之歌」副歌開頭三個aeolian的音也是第一次聽時就緊緊的扣住了心上的某條弦。

文章標籤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強烈的節奏感,戲劇性的張力都是我喜歡普羅高菲夫的原因。」之後因為朋友的關係,也接觸了不少普羅高菲夫的管弦樂作品,更經常在電影中聽到他的配樂。

而和芭蕾舞的接觸,則是在幼稚園時期就被教舞的老師宣告死刑,只因為我是全班同年齡的小朋友中,唯一一個無法劈腿的。後來高中時學校有芭蕾舞課,需要鋼琴伴奏,所以課後就去彈。那些法文的舞蹈名詞我沒有很認真的記,反正只要老師說是44拍還是34拍,我再立刻變出一段即興的旋律就好了。可是我是一直到今年,才真正的好好看了幾場現場演出,是每年夏天固定會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的美國芭蕾舞團 American Ballet Theater,而第一部看的劇碼就是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圖片來源


文章標籤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俄羅斯雖然是我從未去過的國度,但不知道為什麼,他的一切一直都深深吸引着我。而我自己第一首練習的俄國作品就是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的鋼琴奏鳴曲第二號,第四樂章。 強烈的節奏感,戲劇性的張力都是我喜歡普羅高菲夫的原因,但是在上大學以前,一直都沒有什麼機會接觸俄派作品。直到我遇見了Dr. Aronov. 我人生中的每一位鋼琴老師都影響我甚深,而來自蘇聯的Dr. Aronov,曾任教於聖彼得堡音樂院,於1977年移民到美國,是指導我最久的一位老師。跟隨他學習的期間,我開始大量的接觸俄國作品,Rachmaninff, Shostakovich, 和Prokofiev都是座上賓,也更加深了我對這熱情如火卻又帶著憂傷的民族的喜愛,一直延續至今。
 


Dr. Aronov 80歲大壽慶生會

文章標籤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於蒙特婁,俱有法國血統的加拿大鋼琴家/作曲家漢默林(Marc-André Hamelin, 1961- ),曾被紐約時報資深樂評家勳伯格(Harold Schoenberg)譽為“超級展技家(super-virtuoso)”,除了大量演奏許多冷門與常規曲目之外,也譜寫了許多展現超高技巧與極富個人特色的鋼琴作品。

大學四年,我和俄裔鋼琴教育家Dr. Arkady Aronov學習,已經84歲的Aronov,自己過去就是曾在一天內演出三場,一年內演出上千場,是任何曲目都可以信手捻來的演奏家。每次上課時,面對同一首曲子,他也會提供給我各種不同的可能性,讓我了解真正的"artisism"不只有一種詮釋方法,還有不同年紀和時代會對同樣的作品有不一樣的表現方式。所以自然的,他也不太會主動推薦任何其他演奏家的錄音,並鼓勵我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及想法。直到某天,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便問了Aronov有沒有推薦哪一位鋼琴家的演出。

“Hamelin plays everything."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Hamelin的名字。

文章標籤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