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於蒙特婁,俱有法國血統的加拿大鋼琴家/作曲家漢默林(Marc-André Hamelin, 1961- ),曾被紐約時報資深樂評家勳伯格(Harold Schoenberg)譽為“超級展技家(super-virtuoso)”,除了大量演奏許多冷門與常規曲目之外,也譜寫了許多展現超高技巧與極富個人特色的鋼琴作品。

大學四年,我和俄裔鋼琴教育家Dr. Arkady Aronov學習,已經84歲的Aronov,自己過去就是曾在一天內演出三場,一年內演出上千場,是任何曲目都可以信手捻來的演奏家。每次上課時,面對同一首曲子,他也會提供給我各種不同的可能性,讓我了解真正的"artisism"不只有一種詮釋方法,還有不同年紀和時代會對同樣的作品有不一樣的表現方式。所以自然的,他也不太會主動推薦任何其他演奏家的錄音,並鼓勵我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及想法。直到某天,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便問了Aronov有沒有推薦哪一位鋼琴家的演出。

“Hamelin plays everything."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Hamelin的名字。

研究所兩年,我選擇了向在教學概念上和Aronov完全不同的Martin Canin學習,Mr. Canin曾擔任許多國際重要比賽的評審,上課時只要發現我的樂譜版本和他記得的不一樣,就會立刻找出他以前用的譜,把兩本放在一起比較,也常常會要我去聽不同版本的錄音。被Aronov養成了某種習慣的我,聽錄音時總是不會去注意演奏者是誰,所以每次Canin問我 "Who played it?"的時候,我常常回答不出來。

"Did Hamelin record this? Seems like he plays everything!"

我又一次聽到Hamelin.

終於,在今年春天,我許久未聯絡的高中鋼琴老師Janice Nimetz忽然寫了email給我,說她和先生有Hamelin在Upper East Side的92Y演奏會的票,可是她學校的課已經不能再請了,所以問我要不要跟她先生一起去聽。


終 . 於 有 機 會 可 以 見 到 傳 奇 .,當然是二話不說的答應了!


而之前在YouTube古典音樂經典影片博覽會所介紹的這首由Hamelin自己所譜寫的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anini就是這場演出的重頭戲之一。這首許多人耳熟能詳,由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782-1840)所創作的Op. 124, No. 24是許多作曲家的靈感來源,舉凡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以及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1873-1943) 都曾用Paganini的主題寫出屬於他們版本的主題與變奏曲。而Hamelin的版本也幽默地結合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李斯特的「鐘」等經典古典音樂片段,還有拉丁音樂,讓現場觀眾忍不住會心一笑。
 

 

另外,他的安可曲更令我回味無窮,他演奏了著名的莫札特第十六號C大調奏鳴曲(別人問他為什麼用這首當安可曲,他說「沒為什麼,因為我喜歡。」展現大師的童心。
 


接著又演奏了蕭邦的小狗圓舞曲,反覆的樂段則加入了他自己的即興和弦,雖然不完全和諧,卻給這首經典披上了當代音樂的外衣!其實在二十世紀以前,如Mozart, Rachmaninoff, Scriabin等許多作曲家都身兼演奏家,即興對他們來說如喝水一樣容易。只是到了二十世紀後期,演奏家和作曲家的身份界線逐漸被劃開,至今,像Hamelin這樣的演奏家是十分少見的。

音樂會結束後,每年去超過百場音樂會的師丈問我,聽完Hamelin的演出,是想把鋼琴蓋起來,還是想要認真練琴?

我只能大歎一口氣 ........ 。

-

Facebook Page: 九萬流浪的理由 

 

 

 

 

arrow
arrow

    九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